
近年来,消费者的偏好变化速度加快,推动商业规则不断演变。他们不再只关注价格或品牌名气,而是更愿意为契合自身价值观的产品买单。转变的购物方式和决策方式,带来全新的市场环境,究竟什么样的品牌能否在这场变革中生存下来?企业又要如何调整战略,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?
一、消费者新偏好领域
近年,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有所上升,预防性保健和功能性食品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。根据欧睿国际(Euromonitor)预测,2025年全球维生素和营养补剂市场零售额将达到1,399亿美元,人们对提高免疫力、维持健康的需求正增长。而诸如精准健康管理、个性化营养方案等新兴产业也正在崛起,利用AI算法制定个性化饮食和运动计划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。
与此同时,全球范围内,绿色消费浪潮持续升温,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可持续生产、低碳排放的产品。据统计,2024年第二季度,可持续产品的在线SKU数量已增长至500万个,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抢攻环保理念市场份额。
除此之外,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商品,而是希望品牌能提供更多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。近年,诸如Nike的定制运动鞋、个性化护肤产品以及AI推荐的个性化购物体验,都在推动定制化趋势的影响。
二、品牌忠诚度下降
过去,品牌忠诚度是企业竞争的关键。然而,尼尔森IQ(NielsenIQ)的报告显示,预计2025年全球消费者支出所增加的3.2万亿美元,主要由新兴品牌和小众品牌推动。看得出,如今年轻消费者更注重即时满足,和品牌是否真正契合他们的价值观。
该背景下,DTC(Direct-to-Consumer)模式迅速崛起。越来越多的品牌绕过传统零售渠道,直接通过社交媒体、电商平台和品牌官网与消费者建立联系。例如,Glossier、Allbirds等品牌都是利用社群互动和个性化内容营销,赢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。而去中心化品牌运营模式也开始流行,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品牌决策,进一步加深用户黏性。
对所有品牌而言,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都必不可少。利用社交媒体、KOL 营销、社区运营等方式,才是重建立与年轻消费者联系的捷径。如果品牌还无法及时调整策略,很可能在未来竞争中失去市场份额。
三、体验经济崛起
在当今追求个性和情感共鸣的时代,消费者更乐意为独特体验买单,推动了体验经济(Experience Economy)的兴起。体验式消费不仅限于旅游和娱乐行业,还渗透到零售、餐饮、健身甚至科技领域。
品牌正致力于以更有趣、互动性更强的方式吸引消费者,比如沉浸式零售、虚拟现实(VR)体验,甚至是跨界合作。Gucci 就曾在元宇宙开设虚拟时装店,让顾客能在虚拟世界里试穿和购买服饰,结合科技与时尚,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感和新鲜感;Nike 也推出 NFT 的数字运动鞋,让消费者在虚拟世界里拥有专属鞋款,迎合年轻人对个性化消费的追求。
未来,如何提供更有互动性、更能引发情感共鸣的消费体验,将成为品牌竞争的关键。
四、零售与电商趋势
尽管直播带货早已成为电商的一部分,但市场规模依然在高速增长。据预测,2025年直播电商市场交易额(GMV)将接近7万亿元人民币,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(CAGR)高达37%。 表明直播带货仍是电商品牌的重要销售渠道,且影响力还在扩大。特别是在即时购物决策、带动品牌曝光和提升用户互动方面,仍具有极强的竞争力。
与此同时,会员制电商正成为提升用户忠诚度的关键模式。像亚马逊Prime、Costco等会员体系,已经从简单的折扣福利,演变为增强用户黏性、提高复购率的长期经营策略。不仅为品牌带来更稳定的收益,也减少了对一次性促销的依赖。
社交电商的影响力也在持续上升。预计到2025年,其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数千亿美元。作为购物的重要入口,企业管理好社交媒体,尤其是短视频、社群裂变等新玩法,仍是未来零售的重要竞争力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