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🚛 近年来,美国的货物盗窃案件直线攀升,每年造成高达 350 亿美元的损失。 面对日益严峻的供应链安全问题,物流行业代表在参议院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警告:如果不采取更严厉的执法行动,货物盗窃将推高商品价格,影响消费者。
🔍 究竟货物是如何被盗?犯罪手法越来越高明,行业和政府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?
📉 供应链遭重创
据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(Homeland Security Investigations)提供的数据,每年因货运欺诈、货物拦截及其他形式的货物盗窃造成的损失高达 350 亿美元。已经导致消费者购买成本上升,并威胁到许多承运商的生存。
🚨 货运欺诈在卡车运输行业变得越来越普遍。然而,执法情况却不容乐观。 美国卡车运输协会(ATA)的数据指出,大多数此类犯罪由惯犯所为,但最终仅有十分之一的案件能导致嫌疑人被捕。因此绝大多数犯罪分子仍能继续作案,行业面临的是持续的安全风险。
🛑 盗窃手法逐步升级
货物盗窃犯罪手法不断升级,从传统的偷窃卡车货物或伪造美国交通部(DOT)承运商编号,发展成更复杂的高科技犯罪。手段包含但不限于以下:
📦 货物拦截 ——犯罪分子在货运途中劫持货物。
🆔 身份盗窃 ——冒充合法承运商获取托运订单。
🔀 双重代理(Double Brokering) ——不法分子冒充货运中介,以极低价格转包货运,最终携款潜逃,货物不知所踪。
💻 网络欺诈 ——黑客窃取企业的在线账户和系统信息,进行非法操作。
📈 多变的犯罪手法使传统的安全措施难以有效防范,企业的损失不断扩大。
🌐 网络犯罪风险上升
除直接盗取货物,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发现,他们的公司身份、电子邮件和账户信息也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。例如,物流公司 Tanager Logistics 和 Double Diamond Transport 的电子邮件就曾被攻击入侵,导致身份信息被盗用。
🏛 行业呼吁国会采取行动
面对日益猖獗的货物盗窃和欺诈,物流行业、卡车运输企业和托运商一致敦促国会采取以下措施:
⚖️ 加大执法力度,提高破案率
执法资源的不足使大多数盗窃案件难以侦破,惯犯屡屡得手,犯罪成本低,更助长不良风气。因此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,提高破案率,从根本上遏制盗窃行为。
🤝 成立特别工作组,协调执法
行业呼吁成立专门针对货物盗窃的联邦工作组,整合各级执法机构资源,比如:推动企业与执法部门共享信息,提高犯罪预防能力。
🔐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,防止身份盗窃
要防止物流企业身份信息被盗用,政府应推动更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,并加强对货运代理行为的监管。
📢 当今行业面临乱象,如果执法力度不足,货物盗窃将继续损害企业利益,危及整个供应链的稳定。 因此,如今国会是否正视这一问题并采取有效行动,也成为物流行业关注的焦点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