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美国对中国船开出史上最狠港口费用!


美国最高征费每船150万美元,新规冲击出口商与中小港口

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已正式宣布,未来所有与中国有关的船舶,不论是中国公司运营的,还是中国建造的,只要靠岸美国,就将按船只大小与来源分阶段收取港口费用。最高每吨140美元、每次靠港最多收五次,费用可高达数百万美元。

 

中国航运巨头是否会被迫绕道?美国出口商和小型港口又将面临怎样的连锁反应?

 

一、为何推行港口费用?

此次港口费用调整,其实早有铺垫。早在2024年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就依据《301条款》启动了一项调查,针对中国在航运和造船产业中的做法进行审查。结果发现,中国依靠国家补贴和大规模生产,在全球航运和造船市场取得明显领先——中国一年能造大约1700艘船,而美国平均每年只有5艘,差距悬殊。

 

为扭转局面,美国决定借由提高中国船只在美运营的成本,引导市场多使用美国本土制造的船只,并藉此扶植国内造船产业。

 

二、怎么收?港口费用结构与计算方式解读

据USTR公布的新规,港口费用将分为两个层次,分别适用于中国籍船东/运营商中国制造船只,两者费率与机制有所差异:

1. 对中国运营船只(无论建造地):

  • 前180天(即至2025年10月中旬)费用为$0

  •  之后首年起按每净吨(net ton)$50计费,逐年递增

  • 2028年4月17日将达$140/净吨

  •  每艘船每年最多收取五次

2. 对中国制造的船只(无论船东国籍):

  •  同样首180天免收费用

  •  之后从$18/净吨起,逐步增长至2028年达$33/净吨

  •  但若该收费金额高于每箱计费($120/箱,三年后涨至$250),则以上者为准

 

 ⚠️不过,费用不会叠加,仅按“每艘船、每趟美国港口循环”计费,不是按每次靠港重复计价。

 

三、哪些船只可豁免不收?减免条款说明

虽然美国开始对中国相关船只征收港口费用,但也考虑到实际航运情况,设立了部分豁免规则。以下几类船只可以不用缴费:

  •  使用中国制造船只,但挂的是美国船旗、并从事近海运输的

  •  专门运送液体等特种货物的出口船

  •  承运美国政府货物的船只

  •  空船进入美国港口,是来装载出口货物的

  •  船只本身较小,例如载货量不超过4000个标准箱(TEU)、5.5万吨,或单一货舱不超过8万吨

  •  从外国港口出发、但航程少于2000海里的船只

  •  属于美国公司所有,且这家公司由美国人控制、75%以上股份由美国人持有的船只

  •  在美国五大湖运营的船只

 

除此之外,政策中还加了一项能作为过渡期的激励措施。如果某家航运公司正在使用中国制造的船,但在三年内下单并收到了尺寸相当的美国造新船,那么现有这艘中国船也可最多免收三年港口费。

 

所以说,只要公司愿意采购美国船,美国政府就愿意先给企业缓冲空间。目的就是鼓励业者尽快转换船队结构,带动本土造船业复苏。

 

四、滚装船与LNG运输也被纳入新规

首先是汽车滚装船(car carrier),也就是专门运汽车的船。新规规定:前180天免收费用,之后每辆车的运载单位(CEU)将收取150美元,意在推动这类船只回归美国本土建造。

 

另外,一项将在三年后启动的政策也备受关注——美国政府将逐步限制液化天然气(LNG)运输使用外国船只,并计划在未来22年内分阶段落实,鼓励LNG船转由美国制造。

 

五、反对声浪高,出口商与港口忧心连连

由于美国造船的成本本来就比外国船高很多,而且产能也跟不上。不少业内人士担心,若是强制航运公司改用美国船,在当前经济紧张、消费疲软的背景下,让美国家庭面临更多涨价和缺货的问题。

 

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(American Apparel and Footwear Association)的政策副总裁内特·赫尔曼(Nate Herman)警告,让一艘船靠港的额外费用高达150万美元将推高运费、拖累GDP,甚至影响美国的出口。最终势必波及工人、消费者,使中小型港口的生存更加困难。

 

世界航运理事会(World Shipping Council)也发声明反对,认为新规不但会推高运输成本、打击贸易,对振兴美国本土海运产业也根本没有实质帮助。

 

六、航商还有布局机会

尽管费用并非针对每次靠港征收,而是按航线循环计费,但对使用中国制造大型船舶的运营商而言,成本依旧不低。

 

政策实施前180天是航商重新设计航线布局的窗口期,若能调整船队调度,避开在美国航线上使用超大型中国船舶,能控制部分影响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