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暂停关税90天,但别太乐观!
- CUPS Realty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2025年5月,特朗普重回白宫后的第一场中美谈判终于有了结果:双方同意暂时停火90天,不再加征新关税,为持续紧张的贸易局势按下暂停键。
消息一出,全球股市立刻应声上涨。过去近6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因关税争端陷入僵局,不少企业被迫调整供应链,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裁员和订单短缺。
这次临时停战能给企业带来喘息机会吗?未来三个月,双方能否找到更长期的解决方案?
关税下调释放喘息空间
根据协议,美方把上个月刚加上的高额关税,从145%大幅降到了30%;中方也把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从125%降到了10%。
同时,中国同意取消4月2日以后出台的出口限制,比如限制在电子、汽车、高端制造业里不可或缺的稀土和磁铁等原料的出口。
然而要注意的是,此次仅是把新增的关税降了,之前本来就存在的关税还在,比如工业产品的25%关税,还有拜登任内设的——电动车100%、太阳能产品50%的税,都没有变动。因此,整体来说,关税负担只是回到以往,并非全面松绑,企业在成本评估上不可掉以轻心。
市场短期反弹,采购与运营决策应观望
协议一出,资本市场立刻给出正面反应,标普500和纳斯达克都冲上近阶段的新高,整体市场气氛回暖。
但对企业来说,实际运营依然保守。芝加哥的家电商 Abt Electronics 表示,他们现在还在消化之前为了避税囤的货。而洛杉矶港的负责人也提醒,虽然30%的税率听起来比预期低,但对零售价压力依然很大,很多零售商干脆选择暂时按兵不动。
目前来看,企业并未因为市场回暖就立刻改变原有策略。因为政策方向还不确定,库存仍在高位,谨慎应对才是当前主轴。
市场路径反复仍是最大不确定性
特朗普将此次协议当作自己“强硬加税”策略的胜利,并强调中国愿意全面开放市场,对双方都有好处。
对市场来说,最大的问题在于特朗普时而松手、时而再压风格仍未改变。就上个月他才暂停了对多数国家的关税,唯独对中国维持强压姿态。反复反复再反复的风格,短期内看来也许有谈判效果,但长期只会使企业陷入更难以规划、预期的处境。
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直白表示:要把中美贸易关系真正理顺,可能还要花好几年。
核心问题未解,90天后风险或再现
导致美中贸易战的核心问题还未解决:
美国对中国长期贸易逆差仍存在
芬太尼走私问题尚未形成政策协调机制
中国对资本、劳动力的国家补贴等非关税壁垒未触动
换言之,本轮停战更像策略性缓冲,企业仍需做好关税战再度升温的准备。
中国未让步,美国战略性降温
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(CSIS)中国问题专家指出,此次协议本质上是美国撤退而非中国妥协。中国仅是撤回反制,美方才是实质下调主关税。
而中国官媒虽仍坚持原则,但现在调性已有明显变化,不再使用强硬对抗语气,转变为强调合作潜力。释放出维持经济通道畅通的意愿。
市场需建立对冲机制
中美下一轮会议时间尚未确定,但双方已透露愿意继续谈判,且明确双方都不希望走到彻底脱钩这一步。
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,当前阶段只是缓冲而已,现在应该重点关注:
审慎评估订单时点,把握关税窗口
保持现金流灵活性,不宜在高不确定性时点盲目扩张
对可能再次升温的关税政策提前规划采购/关务调整方案
高度关注与稀土、磁材、电动车相关的上游端信息变化,及时与供应商对接应对方案
Comments